自从那日从三斋房匆忙出逃,孟琯慌的不成样子。遇事则躲的心态让她再次故技重施地称了病,一切情形与上次被他识破真身无异。

    几次欲去麒麟殿找她,皆是被李玉慈拦了下来,纵是傅珩再清冷自持,也显出了燥郁之色。

    隐在袖袍下的手微微握拳,他十分不耐地瞧着挡在面前的李玉慈。心里虽是焦灼难忍,但也多次告诫自己不能着急。

    终究是心疼所占的比重大些,不愿将她真的一步一步逼离自己,只好再次遂了她的愿。

    心上人躲了起来,只好她退他进,慢慢地捉回来。

    十月中旬,乃先太后生辰。每年这时,孟琯都会命宝华殿诵经祈福,却从来不去上香。她总是一人去宫外的九胤寺独坐一日,算是寄托哀思。

    孟琯自从登基起,对先太后的态度便十分微妙。在侍奉之事上,孟琯绝对称得上孝子,可母子之间的疏离与偏激却又是真真正正存在。

    母妃贪权爱财,心狠手辣,她心里本就为着女扮男装的事埋着隐隐的怅怨,以至于当年先太后去时,十二岁的孟琯,容色平静地磕头守孝,宛如一潭无澜死水。

    十月的天,已然秋意深浓,李玉慈驾着马车在山道上行驶,孟琯倚在凭几里,往车窗外瞧着漫山红叶,秋阳碧天,鸢鸟高飞。

    自她亲政两月有余,也是过了这么久,她才将朝廷上下的事物给理通顺了。不断地积累经验,对于一些琐碎常见的事,她已能独当一面。

    可对于长公主前些时日来拜托她的事,仍旧是没有下定决心去问傅珩。对无甚把握的事,她从来不敢主动捅破天窗。

    九胤寺乃大燕国寺,平常百姓不能随意出入,也有专门为她准备的禅房。

    这里佛光普照,金光闪耀的佛塔与秋阳交相辉映,散动着流动的禅光。

    孟琯站在高处,凭栏远眺整个京畿城,心随天外云卷云舒,却又是起起落落。

    身后响起略显拖沓的脚步声,她收回视线侧头望去,便见一袈裟裹身,慈眉善目的老者站在身后。

    眉毛胡须皆是长白,声音苍厚沙哑:“阿弥陀佛,老衲见过皇上。”

    孟琯学着他的样子,双手合十回道:“释空法师不必多礼。”

    他引着孟琯于里间的禅房坐下,才缓缓开口:“贫僧见皇上眉间满是愁容,想必是到了两难之处。”

    孟琯闻言,笑了一声:“大师功力深厚,竟一眼就看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非也。”他摇摇头,手里拨着佛珠,“是皇上自己的心有了变化。”

    她一愣,随即坦然般颔首,声音轻飘:“朕只是,不知道该如何选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