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骊典籍>网游小说>大汉列侯 > 第155章 故楚残党?
    ps:月票满100票了,今天乌梅会遵守承诺,在晚上18点加一更,以后无论2更还是3更,只要没有意外情况,都会在早8点到晚18点完成,有意外另行说明。求订阅!求月票!

    货币改革渐入佳境,在内史府上下动员下,关中百姓从自家的地窖里翻出大把的杂钱,其中有许多是来自先秦时代的圜钱,刀布等货币,关中尚且有如此多的杂钱废钱,关东的存世量就更不用说。

    关东各郡早就听到京师的兑换风波,连京师里的豪强富商们都被打垮了,关东被陵邑迁徙的只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,更加没胆子正面硬抗少府的威光,在县令乡里近乎半强制的劝说下,他们不情不愿的掏出各家的货币兑成五铢钱。

    意料之外的发现,民间的铜钱储存量大的超乎想像,从夏代后期兴起青铜冶炼以来,至今一千六百多年历史,各种铜料铜器铜钱种类繁多不可计量,如此多的货币除了跟着它们的主人进了坟墓里外,全部藏在天下百姓家院里。

    这里发现最多的钱并不是荚钱,而是先秦六国时代流通的废钱,那些废钱当初被秦始皇废止以后,部分被回收冶炼为秦朝的半两钱,大部分隐匿在世人无法知晓的角落里,慢慢的等待着它们的持有者冶炼成荚钱。

    百姓的冶炼技术不过关,速度慢效率低还要为种田、服役、军事训练、家长里短等杂七杂八的事困扰着。所以虽然有家家户户造铜钱的风潮,民间储存的废铜废钱没有立刻被炼化掉,而是变成手里的战略物资一点一滴慢慢的熔铸成荚钱。关东的百姓们没想到五铢钱来的如此迅猛,更没想到少府有底气搞出个比价兑换,以往推新钱全凭自愿,这次是强制更换就大为不同了。

    好比现代可以看到清朝的铜钱,清朝可以看到明朝的铜钱,明朝可以看到宋朝铜钱是一个道理,不管你推出多少种货币。总会有大量残存的货币悄然存在着。

    时代不同,荚钱作为汉初穷困时代的法定货币。正在逐渐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和作用,百姓的存款积蓄比汉初增长数倍,民间对更优秀的法定货币需求越来越大,早在高后吕雉称制时期就出现新货币的旺盛需求。只不过高后吕雉的经济头脑实在不行,捣鼓半天弄出个沉重可怕的八铢钱,只差一半就等于半两钱的重钱,可想而知市场对这种超重钱是无法承受的。

    当时的情况最稳妥的办法是推出二铢钱,或者稍高一些推出三铢钱为上策,八铢钱是吕后不顾市场需求拍脑袋定策的结果,被市场毫不留情的拒绝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市场不会骗人。

    三十多年前汉文帝当政初期,最流行的货币已经变成三铢钱。

    十几年前汉景帝执政初期,最流行的货币变成四铢钱。

    目前流行的当属五铢钱。

    “这证明黔首百姓越来越有钱了。也证明货币变革的方向是十分正确,币值较低的废钱逐步淘汰掉,换上更有价值的新钱是大势所趋。只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年时间,我有信心让市场流通的货币变成半两大钱,让黔首百姓的收入提高三成!”

    每隔五日的大廷议,曹时慷慨激昂的声音掷地有声。

    天子刘彻听的津津有味,百官公卿或沉思或凝视,保持默然不语的聆听姿态。

    在经济领域。没有人是少府曹时的对手,不信邪的全部被红果果的经济数据打脸。少府每个月统计的累计货币收储量骇人听闻,放出的五铢钱总量也大的惊人。

    就个月前,少府储币首次超过3000亿钱,上个月突破4000亿钱,到本月初一步一个脚印往5000亿钱冲锋。

    “有钱是好事,但有钱还得拿出来搞投资,钱生钱才能让汉家的财政体系更稳定。”曹时振振有词地说道。

    放眼望去朝中百官表情不一,大多数人对他的提议不以为然,钱生钱的说法非常新颖,但老于政事的官吏们对此很不屑。

    “钱生钱的意思是少府放高利贷?请问你放贷给谁?层层叠加还不是要压在黔首百姓的头上。”